投稿来历:金证研
2019年12月14日,盛达金属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达资源”)发布公告称,其实践操控人赵合座经过会集竞价买卖,累计减持股份462.5万股,一起因误操作,买入股份6.03万股,上述买卖行为客观上构成了短线买卖。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前史上,赵合座曾触及过内情买卖,也曾因其操控的甘肃盛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别人账户买卖股票并进行股票质押融资、未依法实行信披责任等,而收到证监会的“罚单”。此外,更令人唏嘘的是,盛达资源还存在美化报表的嫌疑。与此一起,作为盛达资源的大客户,其“寥寥”职工人数撑起超5亿元订单,出售数据的实在性存疑。
一、或少计提坏账预备,涉嫌美化报表
《金证研》沪深资本组在《盛达资源子公司“黑前史”缠身 实控人“吃”监管函显隐忧》一文中提及,盛达资源成绩体现并不亮眼。不只其毛利率下滑逐年走低,其可继续盈余才能存疑,盛达资源还面对子公司“黑前史”很多的问题,其风控办理或存危险。
但是问题仍未完毕。盛达资源或少计提坏账预备,涉嫌“点缀”报表。
据2018年年报,盛达资源1年以内、1-2年、2-3年的坏账计提份额分别为0.5%、5%、20%。
反观同行可比公司,到2018年年底,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矿业”)1年以内、1-2年、2-3年的坏账计提份额分别为5%、10%、30%。
到2018年年底,银泰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泰黄金”)1年以内、1-2年、2-3年的坏账计提份额分别为5%、5%、10%。
到2018年年底,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宏锌锗”)1年以内、1-2年、2-3年的坏账计提份额分别为5%、10%、20%。
同期,上述3家同行公司1年以内、1-2年、2-3年坏账计提预备的均值,分别为5%、8.33%、20%。可见,盛达资源计提份额低于同行。
据盛达资源年报,2016-2018年,盛达资源应收账款分别为0、2,169.36万元、1,387.22万元。
若依照职业1年以内均匀计提份额5%核算,2017-2018年,盛达资源1年以内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坏账预备分别为108.47万元、69.36万元,而同期,其实践计提坏账预备的金额分别为10.85万元、6.94万元。也就是说,盛达资源近两年或少计提了160.05万元的坏账预备。
无独有偶,2016-2018年,盛达资源均未进行存货贬价预备。而上述3家同行公司均存在计提存货贬价预备的景象。
揭露数据显现,2016-2018年,兴业矿业存货分别为2.68亿元、1.98亿元、2.63亿元,同期存货贬价预备分别为2,901.5万元、0元、45.27万元,存货贬价计提份额分别为10.84%、0、0.17%。
同期,银泰黄金的存货分别为1.08亿元、4.3亿元、6.67亿元。同期存货贬价预备分别为0、169.94万元、169.94万元,计提份额分别为0、0.39%、0.25%。
同期,驰宏锌锗的存货分别为19.94亿元、19.21亿元、21.51亿元。同期存货贬价预备分别为0.52亿元、0.48亿元、0.81亿元,计提份额分别为2.6%、2.52%、3.78%。
2016-2018年,上述3家公司存货贬价预备的计提份额均值分别为4.48%、0.97%、1.4%。
而2016-2018年,盛达资源的存货分别为0.13亿元、0.35亿元、1.48亿元。
依照上述3家同行存货贬价预备的均匀计提份额核算,近三年,盛达资源少计提的存货贬价预备分别为56万元、34.28万元、207.51万元,算计为297.79万元。
前史上,由于美化报表而遭到监管层“重视”的企业不在少数。而深交所新闻发言人陆序生,也曾经在通报深市2017年年报监管状况时标明,深交所将会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美化报表等行为。盛达资源此番操作是否“瞒天过海”?不得而知。
在成绩上,盛达资源依托“点缀”报表,给成绩“撑场面”。而其客户职工人数及出售数据方面,相同“疑窦丛生”。
二、8名职工大客户“奉献”超5亿元收入,出售数据实在性存疑
需求指出的是,盛达资源由前五大客户“奉献”的出售额接连三年超五成,客户会集度高企。
2016-2018年,盛达资源对前五大客户的出售额,占年度出售总额的份额分别为58.22%、64.59%、53.65%。
令人不解的是,盛达资源榜首大客户职工人数或缺乏10人,却为其“奉献”5亿出售额。
2018年,盛达资源的榜首大客户是上海富冶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冶铜业”),盛达资源对其出售额为5.42亿元,占同期出售总额的份额为22.56%。2016-2017年,富冶铜业均不在盛达资源前五大客户之列。
但是据商场监督办理局数据,2016年,富冶铜业从业人数为15人,社保交纳人数为7人。2017-2018年,富冶铜业社保交纳人数分别为6人、8人。
也就是说,2018年,富冶铜业或8名职工撑起了5.42亿元的出售额,均匀每人“奉献”超6,000万元。
“精彩”的是,商场监督办理局数据显现,2016年,富冶铜业的从业人数为15人的状况下,其经营收入却高达64.44亿元,但是同期,其净利润仅为1.69万元。上述现象标明,盛达资源对大客户富冶铜业的出售数据实在性存疑。
事实上,盛达资源前史上大客户的出售数据相同存在疑点。
2016年,上海至宁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宁金属”)是盛达资源第四大客户,盛达资源对其出售额为6,733.14万元,占同期出售总额的份额为9.81%。
但是2016-2018年,至宁金属的从业人数分别为10人、8人、6人,其社保交纳人数分别为1人、0人、0人,实在职工人数或“屈指可数”。
不只大释财技涉嫌美化报表,且盛达资源大客户职工人数“屈指可数”,其出售数据实在性存疑。面对的问题“各式各样”,盛达资源是否在“裸泳”?尚未可知。